10月18日,至純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至微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擬通過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并進行部分股權轉讓。根據公告,本次新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共有8家,合計向至微科技增資4.2億元。其中就包括大基金二期。
據啟信寶數據,除了至純科技,目前大基金二期公開投資項目已有12個,其中有4家與半導體設備相關,4家與晶圓制造相關。就目前大基金二期的布局來看,已經重點向設備領域傾斜。大基金的加速布局表明了市場對于半導體設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
政策推動半導體設備快速發展
從政策環境上來看,隨著半導體產業不斷深化,我國對于半導體設備行業愈加重視,其主要表現在對于整個產業鏈企業的政策優待以及對于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相關規劃與推動。
其中較為突出的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項目(02專項),其以專項的形式組織了一批國內半導體設備公司進行了一系列重點工藝和技術的攻關,有效促進了我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的發展,使得我國半導體設備行業涌現出了一批擁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晶圓廠不斷擴建,半導體設備周期向上
據SEMI統計,全球半導體制造商將在今年底前開始建設19座新晶圓廠,2022年再另外建設10座。從地區分布來看,中國大陸、臺灣地區各有8座晶圓廠建設項目,其次是美洲6個,歐洲和中東3個,日本和韓國各2個。這些新廠以12吋晶圓為主,總共22座,包括2021年15 座,以及2022年開始建設的7座。
興建晶圓廠的熱潮直接帶動了半導體設備市場增長。根據測算:2019-2022 年行業復合增利率達到 12.88%,預計 2022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會達到 860 億美金。
國產設備采購比例仍處于較低水平,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根據2020年中國晶圓廠設備采購占比來看,來自美國采購的設備占比超過 50%,中國本土的半導體設備仍然占比較小的比例((2020 年占采購總額的 7%)。目前國內大概有將近 20 個半導體前端設備的公司,隨著國內晶圓廠的擴產以及國產設備技術迭代,眾多細分領域逐步實現了關鍵技術的突破。
如:刻蝕設備國產化率為 20%,主要代表廠家為中微公司、北方華創、屹唐半導體;熱處理設備國產化率為 20%左右,主要代表廠家為北方華創、屹唐半導體;PVD 設備國產化率為 10%,主要代表廠家為北方華創;CMP 設備國產化率為 10%,主要代表廠家為華海清科。
此外,涂膠顯影設備實現零的突破,主要代表廠家為芯源微;光刻設備預計實現零的突破,主要代表廠家為上海微;離子注入機實現零突破,代表廠家為萬業企業(凱世通);量測設備實現零的突破,代表廠家為精測電子。
Copyright ?2021 四川眾班科技有限公司 allrights reserve 備案號:蜀ICP備2021026421號-1 技術支持:諾比信